污泥干化機干化物料的過程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步驟:
預處理:污泥作為被處理的對象,其成分復雜,包含有機物、微生物、重金屬及其他雜質(zhì),需要先進行預處理,如加入絮凝劑使細小顆粒凝聚,再加入石灰和酸性硫酸鐵鋁粉末調(diào)節(jié)pH值并提升溫度,降低含水率。
進料:將預處理后的污泥輸送至污泥干化機的進料口。污泥的含水率一般在80%左右,但不同來源和處理階段的污泥含水率可能有所不同。
預熱與熱風循環(huán):啟動污泥干化機,設備開始運行并逐漸升溫至設定的低溫干化溫度范圍,一般為40℃-80℃之間。熱風系統(tǒng)產(chǎn)生循環(huán)熱風,與污泥直接接觸或通過熱交換器間接加熱污泥,使污泥中的水分汽化蒸發(fā)。
濕與攪拌:隨著污泥中水分的蒸發(fā),干化機內(nèi)的濕度逐漸增加,此時濕系統(tǒng)開始工作,通過冷凝、吸附等方式除空氣中的水分。同時,攪拌或翻動裝置使污泥均勻受熱,提高干化效率。
菌與穩(wěn)定化:在低溫干化的條件下,對污泥進行菌處理,病原體等,使污泥中的有機物質(zhì)進一步穩(wěn)定化。出料:當污泥干化至設定的含水率要求時(一般可將含水率從80%左右降低至10%-50%之間),干化后的污泥從出料口排出,呈顆粒狀或塊狀,便于后續(xù)的儲存、運輸或資源化利用。
綜上,污泥干化機通過一系列復雜的工藝步驟,能夠效地將污泥中的水分除,實現(xiàn)污泥的減量化和資源化利用。